昭帝手指摩挲着酒杯,扭头道,“冯唤,你觉得什么封号合适?” 冯唤脸上露出笑容:“奴才也听闻过顾伯爷跟翁小姐一往情深,陛下觉得相思二字如何?” 昭帝笑了声:“不错,也正好衬了他们二人了。” 他看向顾延,好像完全没觉得一个伯爵之位让一个太监取名有什么不对,只随意说道,“从今日起,你便是相思伯了。” 顾延和翁清宁都只觉得浑身发冷,而周围众人听到昭帝的话后,都是忍不住同情顾延二人。 皇室赐婚本来是天大的好事,换成谁来都会被众人羡慕,可偏偏这两人却是顾延和翁清宁。 先不说外头关于二人的流言蜚语,两人名声早就差的没眼去看,就只是陛下刚提出赐婚就强行定下婚期,更将这婚期放在正月初三。 今日已是除夕,离正月初三也就两天的时间。 两天时间,能准备些什么? 三聘六礼没有,婚嫁仪程也来不及,就连嫁衣花烛布置新房的时间恐怕都不够,可是陛下亲口御旨吉期,无论是顾家还是翁家谁敢更改,再加上这犹如笑话一样让冯唤这个内监取的“相思伯。” 任谁再傻也能看的出来,陛下虽然没有因顾宏庆之事迁怒顾延,可对顾延和翁清宁实则厌恶至极,那一口一句的深情都带着嫌弃。 这赐婚不像是赏赐,反而更像是惩罚。 原本因为顾延还留在京中保住了爵位而对他另眼相看的人瞬间歇了心思,而顾延和翁清宁知道这些,可是他们不敢反驳,只能谢恩。 宫宴继续,昭帝那赐婚好像只是随口说起来,等二人领旨退下之后,就继续让舞姬上前。 席间众人都有些神思不属,等着昭帝累了先行退席之后,众人这才放松下来。 顾延和翁清宁所做之事为人不耻,周围不少人都瞧着他们热闹,更有甚者上前借着恭喜之词实则嘲讽,偏偏此时还宫中,顾延哪怕气急了也根本不敢表露出半点不愿,只能寻了个借口离开。 翁家往日强势,翁夫人行事也不留余地,跟不少官眷都有嫌隙,听着周围那些冷嘲热讽早就有些受不住,眼见着顾延离开,她连忙也拽着翁清宁一起逃也似的出了大殿。 谢二夫人瞧见几人狼狈模样,只觉得心头爽快至极,之前对于昭帝的那点儿怨气早就没了,反而觉得昭帝这事儿办的太让人解气。 这对无耻之人,就该彼此纠缠,别再祸害旁人! 刘夫人在旁有些促狭:“夫人这下放心了吧?咱们这位陛下最不喜的就是薄情寡义之徒。” “先前放过顾延不过是因为他罪不至死,且又首告顾家有功,可如今他得了这封号,又在这般情况下娶了翁清宁,就算守着那伯爵之位也没了将来。” 相思伯…… 这般满是戏谑嘲讽的封号,任谁提起都会想起顾延背信弃义的过往。 别说陛下只留了他一个空头爵位,身上官职全数夺取,就算他留在京城又能如何? 失了帝心之人,又娶了个寡鲜廉耻的妻子,背着忘恩负义的名头,就算留在京中也不过遭人耻笑罢了。 谢二夫人有些不好意思:“我也是不想便宜了他。” 刘夫人理解她的心情,换成是谁被人这般欺辱,又险些毁了自己亲生女儿,都断然不可能轻易放过顾延,再说就连她之前听闻顾延居然还留下了爵位都觉得不高兴,更何况是谢于归的母亲了。 几人说着话时,安阳郡主身边的翠果过来,说是安阳郡主有事寻谢于归。 谢于归也没多想,只跟谢二夫人她们打了声招呼就跟着翠果出了大殿,等到了殿外她才问道:“郡主方才不是还在殿内吗,怎么想着让我出去?” 翠果低声道:“郡主有些喝多了,又嫌殿内太吵,想跟谢小姐单独说说话,谢小姐请跟奴婢来。” 谢于归最近这段时间见过安阳好几次,摸准了她的性子之后,已经让安阳将她当成了挚友。 她知道翠果是安阳身边的人,所以见她找过来也没怀疑,跟着翠果绕过大殿去了一旁的偏殿,等进去之后就瞧见站在那里的安阳郡主。 “郡主。” 安阳郡主见她过来就朝着她招招手:“于归,快来。” 谢于归过去时就被安阳拉着坐在一旁,见她脸色有些泛红,整个人懒洋洋的靠在椅子上,不由伸手探了探她额头:“郡主醉酒了?” 安阳摇摇头:“宫里宴席上用的都是不醉人的果酒,哪就那么容易醉酒,再说我可是千杯不醉。我就是嫌那边吵闹的慌,而且刚才去见了皇叔,有些不高兴罢了。” “怎么了?”谢于归疑惑。 安阳有些气冲冲的:“还不为了顾延的事情。” 见谢于归不明白她的意思,她坐直了身子, “顾延干了那么多混账事情,我原本还以为皇叔会直接夺了顾家爵位,将他赶出京城,可谁想到皇叔居然将他留了下来不说,还把爵位也给了他。” 安阳有些义愤填膺, “顾宏庆犯的可是通敌叛国的大罪,光他跟骆家勾结与鞑靼走私,贩卖军中禁物这一点,就足够让顾家上下满门抄斩了,再说顾延私自回京擅离职守本也是欺君。” “皇叔怎么不索性将他一并处置了,居然还让他当什么相思伯。” 第155章 皇帝的用意 谢于归原本还有些不解安阳为什么生气,没想到居然是为着顾延。 她失笑道:“你是为了这事生气?” “你就不气吗?顾延和翁清宁那么害你,而且他们还险些害死我大哥,结果什么报应都没有,顾延守着爵位还住在那偌大的伯府,皇叔连抄家都放过了顾家大房,还有翁清宁,她身上明明还背着人命,皇叔却还替她赐婚!” 安阳满心愤愤,哪怕这赐婚跟儿戏一样,可她依旧不高兴! 谢于归见安阳气冲冲的模样,看着她道:“那你觉得陛下该怎么对他们?将他们枭首?” “难道不该?” “是该,可是理由呢?” “他们谋害皇族!” 谢于归闻言看着安阳:“顾延和翁清宁谋害皇族并无实证。” “那个在兰玉荣马上动手脚的人已经畏罪自尽,翁清宁谋害人命,翁家也赶在前面将所有的证据都销毁的一干二净,又推了替死鬼出来,陛下怎么替他们二人定罪?” “可是那天我亲耳听到翁清宁说过……”安阳忍不住道。 “你是听到了,可你有听到她说她杀人害命,还是听到顾延亲口承认说他朝小王爷动手?”谢于归冷静问道。 安阳神情一愣。 谢于归声音平静:“当时门外只有我们几人,而且从头到尾也只是翁清宁怀疑顾延而已,顾延顶多一时情急没有反驳,却没有亲口承认过他想要谋害小王爷性命。” 心怀不轨谋害皇族,跟争风吃醋想要兰家嫡子出丑难堪,两件事情完全是天壤之别。 顾延从头到尾都没有亲口承认过他有谋害李烨之意,哪怕那天在顺于坊被翁清宁质问时,他也只是一直纠缠于翁清宁说着争风吃醋的话。 后来在大理寺监牢,顾延一口咬死了他从未害兰玉荣性命,只收买了人在兰玉荣饮食之中下了巴豆想要让他出丑,而当初那个在兰玉荣马上动了手脚,结果连累李烨受伤的下人也早就已经“畏罪自尽”,线索则是直指兰玉荣的二叔。 翁清宁身上那命案就更麻烦,翁家人早知道翁清宁行事,自然会替她扫干净尾巴,那人证物证早就没了,又有人替翁清宁背锅认罪一脑袋撞死在了大牢里。 谁又能奈何得了翁清宁? 安阳郡主张张嘴:“可是顾延欺君……” “他是欺君,可他回京是为了查清父母死因,又有人收买军中之人意图谋害于他,算得上是情有可原。” “且他状告顾宏庆还牵扯出了骆家与鞑靼走私一案,后又主动交出顾家私藏证据,将顾家多年谋利所得银钱全数交出,大义灭亲算是有功。” “陛下要是让他也跟顾宏庆一样枭首,甚至跟顾家其他人一起流徙三千里,你觉得旁人会怎么看待陛下,往后要是再遇到同样的事情,又有谁还敢出头举报他人?” 谢于归问的直接。 安阳郡主一时间噎住,半晌才忍不住道:“那难不成就这么便宜了他们?” 她年纪不大,气呼呼的坐在那时眼睛都有些冒火。 谢于归莞尔:“你怎么会觉得这样是便宜了他们?顾家没了,顾延虽然保住了性命,可他亲手送顾宏庆去死,害的顾家上下牵连,顾氏宗族容不下他。” “他虽然还有爵位,可那相思伯的封号就是最讽刺的东西,往后只要有人提起相思伯,就会先想到他背信弃义谋害发妻,与人苟且祸害宗族。” “再加上取了一个寡鲜廉耻的妻子,只要他们两人还在一起,只要这封号没变,他就永远要被钉在耻辱柱上,子孙后代都得跟着遭人耻笑。” 京中从不缺捧高踩低的小人,更不缺看着帝王眼色行事的聪明人, 顾延就算有了爵位又能如何,经过今天宫宴这一出后,人人都会知道昭帝厌恶顾延,知道他哪怕留着爵位也再难有起复之日。 一个不得帝心身无官职的虚衔伯爷,放在京城连水花都掀不起来。 安阳郡主神色微缓,撅着嘴不满道:“可他还有俸禄呢,而且皇叔之前让人抄家的时候放过了顾家大房,还把侯府赐给了他……” 谢于归轻笑:“咱们大晋奉养公爵皇亲虽然有食邑世袭的规矩,可是顾家原本显安侯的封地随着侯爵之位一并被收回,陛下虽然重新赐了爵位给顾延,却没将封地一并给他。” 换而言之,顾延这相思伯就是个空头伯爷,根本没有食邑可拿。 至于抄家的时候没碰顾家大房的东西,看似是昭帝对顾延格外宽容,可实际上顾家这么多年都被顾宏庆和安氏把持。 家中凡是稍微贵重一些的东西早就被安氏想尽办法的拿走,大房根本就什么东西都没留下。 “顾延先前与人来往,喝酒饮宴的银子几乎都是从我嫁妆里出的,而顾临月和顾衡平日开销以及后来所用,零零总总加起来更是欠了我足足上万两银子。” “我从顾家出来时,顾家还替顾延签下过欠款的条子,陛下要真抄了顾延和顾家大房,不仅得不到多少银子,还反而能给了顾延推脱不还我谢家银钱的借口,至于显安侯府那宅院,留给顾延更不是什么赏赐。” “那宅子怎么了?”安阳郡主不解。 “郡主可知道显安侯府那座宅院有多大?”谢于归笑问。 安阳郡主摇摇头,她以前没去过显安侯府,也跟顾家的人没什么交情,自然不怎么清楚,只是从外头瞧着那宅子不小。 谢于归说道:“那宅子是庆帝在朝时赏赐给顾家的,里外庭院楼阁无数,平日里光是打理府中就须得数十仆人。” “顾宏庆掌家时,全靠着顾家的底子还有多年暗中所得钱财,才能维系整个侯府运转,而顾宏庆落罪之后,顾家那些仆人就连带着宅子一起被赏给了顾延,以顾延的能力根本就养不起那么多奴仆。” “想要遣散那些人须得遣散银子,要养着他们就得发放月钱,那宅子被查抄之后只剩个空壳子,想要居住那些器具家什是不是需要重置?” “内外打理、吃穿用度,人情往来,哪一样不是流水往外走的银子?” 可以顾延如今的情况,他拿得出来吗? 第156章 守岁 谢于归看着瞪大了眼的安阳,微弯着嘴角, “顾延只要在那宅子里住上一日,就处处需要银钱维系,而偏偏那宅子还是陛下御赐。” “他不能搬,不能卖,更不能让其荒废,只要那相思伯府的牌子一日挂在府邸门前,他就要想尽办法维系府中光鲜,否则就是罔顾圣恩不知好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