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郁芬就回去上班了。她们厂有任务,科室都很忙。公公婆婆不喜欢宝宝,郁芬察觉到这点后,就说什么也不肯让他们帮忙带孩子了;可李淑敏年纪大了,她也不忍心让奶奶辛苦,而周蕙又那么忙,最后就变成了她自己天天带孩子上班。 宝宝出了满月后变得白白胖胖,能吃能睡,是个很好养活的小朋友。但即便是这样,郁芬还是经常会有忙不过来的时候,郁青偶尔有空,会去帮她照应一下。 忙碌的间隙里,郁青常常会想起润生。润生观察了自己一番,如今大致能想像得到自己一个人生活时的样子。而自己却不知道润生一个人的时候是什么样子。这件事很长一段时间里仍然让郁青有小小的恼火。 可是恼火之后,撕下一页日历,想到润生回来的日子又近了,又会另外有一种期待。 润生走之前给他留了两个通讯地址。一个很清晰,在燕京。另一个模模糊糊的,邮政编码郁青特意去邮局查过,是西北的某个小城市。 这两个地址郁青都写过信,但都没有收到回音。没有回音是正常的,只是这样一来,郁青也不知道润生能不能读到这些信了。 原本大学生活可能就这样在忙碌,平静和等待里结束了。没想到大学最后一个学期近半的时候,夏老师通知郁青,他有了一个出国交流的机会。 并不是公派留学,但确实是出国,为期大概三个月。这个机会来得很巧,一方面176厂要开始进行一个项目,需要有翻译人才能胜任相关资料的翻译;另一方面,学校正巧和能提供相关专业资源的学校签订了交流合作的协议。 夏老师也是这次出访的成员之一,她帮郁青争取到了这个机会。 机会摆在面前时,郁青其实是犹豫了一下的。他从来没想过出国。不要说出国了,郁青从小到大去过的最远的地方,只有乌裕尔旗的姨妈家而已。可转念想想,反正也就三个月,能出去看看,这是多好的机会啊。哪怕答辩要因此推迟,也是值得的。 突如其来的机会让全家都感到忐忑。郁青心里其实也惴惴的,不管是签字填表还是跑手续,他都感到有点儿紧张,会忍不住想东想西。不过终究还是好奇心与求知欲战胜了一切。 临走之前,他给润生留下的两个地址都写了信。然后拖着行李箱和老师一起去赶飞机。 说是出国,对那时候的郁青而言,感觉基本和去外星差不多。然而到了地方,熟悉了环境,会发现到哪儿都是一样有许多事要忙,没什么时间留给他想东想西。 他是带着学习和工作的任务过来的,那三个月也就过得很快,几乎像是做梦一样过去了。 等到郁青回来,已经马上要八月份了。那会儿毕业生基本已经离校,只剩低年级的学生在上小学期的课。郁青全年级最后一个做了答辩。 盛夏炽热,他一个人走在空荡荡的校园里,心里也是空荡荡的。宿舍搬空了,同学朋友全都已经离开,往后不一定再有机会相聚。他的大学生活就这样草草结束了。没有大合唱,没有散伙饭,没有同学录,在没有什么仪式感的情况下,孤孤单单地结束了。 唯一留下来的纪念是一张完整的毕业照。那张毕业照是春天拍的,当时出国的消息刚下来,班长说毕业照不能少了郁青,所以他们班就早早拍了。 从小到大,郁青因为性格的原因,身边是不缺热闹的。哪怕大学时也是一样,他吃饭也好,上课也好,身边大多数时候都有同学在。 这种确切的“只有我一个人”的感觉,是很少见的。因为哪怕真的只剩他一个人,他也知道,润生是永远都在那里的。 润生。想起润生,那种孤独感忽然像泡沫一样消散了。郁青几乎是一下子就有了精神:他要去给润生写信。在国外那会儿因为避嫌,通信中断了,不知道润生没有收到信,会不会担心。 然后还没来得及走到邮局,就被176厂的电话追到学校来,让他赶紧去厂里报到。 郁青这才如梦初醒地意识到,今天是报到截止日。 手忙脚乱地拖着行李赶到江北的厂区时,已经是下午了。郁青很紧张地道歉,人事科的办事员倒没有说什么,只是笑着说了一句:没事儿,不止你一个赶最后一天的。 然后就是领东西领钥匙之类的事,郁青东跑西跑,累得一头汗。天气实在太热了。最后房管科的科员把钥匙扔给了郁青:有人比你先来,正好你们俩都是G大的,就住同一间吧。 郁青拿着挂了房牌的钥匙,走到了宿舍顶层。工作日,走廊静悄悄的,尽头的房间门关着。 他敲了敲门,里头传来了一个沙哑的声音:“谁呀?” 那声音莫名地熟悉,郁青心跳不由自主地快了起来:“今天来报到的……” 门开了。云苏的香气混着夏日的灼热扑面而来。 这大半年来只在梦里出现过的人正活生生地站在郁青眼前。 空气安静了片刻,下一秒,郁青被润生连人带行李一把拖了进去。 门在他身后,砰地一声关上了。 正文 第74章 (此处有省略) 飞机发动机的震动声远远地响着,一声高过一声,渐渐近了。那嗡嗡的动静越来越大,仿佛连玻璃都能感觉到铁鸟冲击空气的声浪。直到湿热的熏风带起了窗帘,它终于轰鸣着从他们头顶飞过,消失在了天际之中。 润生一声不吭地紧紧抱着郁青,像终于找到了失而复得的宝贝。 郁青摸了摸他汗湿的头发,慢慢平复呼吸:“你怎么在这儿呢?” “再不回来你要跑到天边去了。”好半天,润生才瓮声瓮气道。他吸了吸鼻子,沙哑的声音里居然带上了一点颤抖:“等到好几天,还以为你不会来了……” 润生在外地那会儿,生活基本局限在某研究所,偶尔会随着负责人去燕京开会。郁青的信他是收到了的,但是就像郁青已经预料到的那样,所有的通信内容在送到润生手里前都要受到审查,而润生也没办法向外给他回信。 项目进行比预想要顺利,润生的工作也完成得相当出色,研究所那边看中了他,直接来向校方要人。那会儿考研不像后来,特殊单位的研究生选拔机制是比较灵活的。但这和润生原本的计划相差太大了。而且半年的研究生活过下来,他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