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飒也是如此,她虽是慕容虎的独女,衣食上千娇万宠着长大,学习上却是按照继承人培养的,从很小的时候就知道哪些人可以为友,哪些人注定为敌,遇到危险该用什么手段保全自己和家人。
所以慕容飒敢在闲聊的时候和谢思染拉近距离,或者使个小脾气之类,却不会在对方重视的大事和底线上行差踏错——这很容易推算出来,从对方的直播内容上就能看出她的倾向。
只要拉下孙仲,谢思染不在乎最后的上位者是谁,前提是对方并非暴君,须拿百姓当人看才行。
慕容飒领悟到了,孟旭也同样猜到了,他们两方这才牟足劲儿在基建和政策上比,而不是用一些上不了台面的阴谋。
……
王赵氏左手挎着个包裹,右手牵着自己的小女儿,背上一个只有七、八个月大的小娃娃睡得正香。
在她旁边紧跟着的是儿媳妇王李氏,同样的左手挎着包,右手牵着个小男孩,背上则是厚重的铺盖卷。
她们原本是生活在常平县的,日子过得还可以,谈不上富裕但一家九口也能吃个饱饭。
然而前一阵边患爆发,关内又频繁出现起义,官府开始抓壮丁出去打仗,王赵氏的男人和两个儿子都被带走了,她和两个儿媳苦熬几个月,前不久才得到三个人都没了的消息。
哭过之后,日子还得继续,可这一门妇孺在没打仗的年月都不好活,现下重劳力没有,苛捐杂税反而增多,日子过得越发艰难。
小儿媳的父母找来了,要带女儿改嫁,王赵氏情知留不住人,见对方爽快地不要孩子,也就由她去了。
大儿媳倒是不肯走,还将那个几个月大的侄女接到自己那屋,说是好歹给小叔子留个后,自己咬牙硬撑着没日没夜的做活,希望能把日子过下去。
可惜,她们要面对的不仅仅是次不饱的问题,还有那些专门欺凌弱小的混混之流。
第一次大门在晚上被砸响之后,王赵氏找上了里正哭诉,然而当天夜里她家院子里就被丢了脏东西进来,待到次日晚上连门栓都被挪动之后,王赵氏果断决定带着人离开老家。
几亩薄田卖给了村里的厚道人家,王赵氏连家都没回,直接拿着到手的银钱与提前收拾好东西。躲在村头的儿媳汇合,带着孩子匆匆离开,不肯多留半个时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