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5章921【畏罪自杀】
“啪啪啪啪……”
上海市舶司的库房里,专门开辟出一片区域,提供给朝廷审查人员办公。
算盘声噼里啪啦,不断有人拿着账簿走来走去。
隔壁一间办公室内,市舶司的一二把手都在。相比起明朝的从五品、从六品,大同新朝的市舶司提举和副提举,官品分别为正五品和正六品,而省级海关单位的主管则为从四品。
来自督察院的曹本淑,笑着对市舶司官员说:“二位不必紧张,我们不会乱抓人的。市舶司若有公务要办,二位尽可先去办公,没必要留在这里陪我们。”
市舶司提举汪采赔笑道:“公务虽忙,但还是能挤出时间的。诸位远道而来,市舶司怎也要尽地主之谊,今晚下官在望海楼略备了酒席。上海是小地方,肯定比不得南京,各位御史还请将就一下。”
“喝酒就算了,先查完账再说,”曹本淑看向旁边的财部和银行官员,“两位意下如何?”
来自财部的周守愚笑道:“曹御史说了算。”
汪采见这些人不肯赏脸,于是又拉关系套近乎:“曹御史以前也大同社员吧?下官不才,也在徐先生(徐颖)手下做过背剑士子。”
“那咱们以前还是同僚,”曹本淑问道,“阁下怎又来市舶司做事了?”
汪采说道:“朝廷收复江苏之后,很多兄弟都转行了。下官以前是秀才,算账的本事还行,先是转到银行做事。这没过多久,遇到上海建港开阜,就调到上海市舶司做末流小官。”
曹本淑笑道:“不错啊,这末流小官,已经做到正五品了。一直在上海做,就没有调去别的地方?”
“调到宁波干了三年,这不又调回来了?”汪采笑着说。
曹本淑当然知道汪采的底细,这货原籍山东,为避战乱举家逃到徐州,如今全家已经迁回原籍。
汪采继续在那儿套近乎,曹本淑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
一直到了傍晚,财部和银行的会计进来:“今日所查账目都没问题,估计全部查完也没问题,毕竟每年都要查一遍的,有问题早就被发现了。”
曹本淑立即起身:“市舶司不必查了,明天去上海通课司。我已告知上海县商科、财科配合,让他们封存上海各商社的账目。到了通课司,一笔一笔慢慢对交易记录。还有,市舶司的账册也封存好,别一不小心又失火了。”
从宋代到明初,中国采用单式记账法。
随着商业繁荣,明中期出现了“三脚账”,这是一种从单式到复式的过渡型记账法。
到了明末,“三脚账”发展为“龙门账”,属于一种比较粗糙的复式记账法。
随着赵瀚推广阿拉伯数字,推广新式数学方法,再加上商业贸易大兴,这几年终于出现了“四脚账”。它是比较成熟的复式记账法,相比几百年后的记账方法,肯定还是有很多缺陷的,但基本原理已经一模一样。
两年前,朝廷颁布法令,所有政府机构和民间商社,必须尽快采用“四脚账”。只有一年的学习时间,民间公司的会计,如果一年之内学不会,那就等学会了再开门做生意。
反正对会计的要求是越来越高了,很多中学毕业生,对考取吏员没把握,干脆跑去各种公司当会计。
当然,也有不少做律师的,民间俗称讼棍。整个南方地区,诉讼之风越来越盛,动辄就要打官司,这倒是跟明代一脉相承。
龙门账和四脚账,这两种复式记账法,非常利于打商业官司,一本本账册就是打官司的证据。相比而言,三脚账和传统单式记账法,遇到官司根本说不清,好多可以作为证据的内容没有记下来。
打官司方便,查案当然也方便!
七八天之后,上海县的大法官、提刑官也被叫来,开始审理第一个案子。
曹本淑拿着调查结果问道:“王舫何在?”
“草民在!”一个快五十岁的男子回答。
曹本淑问:“你在昌源号担任何职?”
王舫回答说:“草民是昌源号上海分号的大掌柜,总号那边从四川运货到上海,草民负责把这些东西卖出去。”
曹本淑点头赞许:“你们商号的账目,跟上海通课司的记录对得上。这很好,贵商社合法经营、照章纳税,我代表朝廷予以表彰。”
王舫高兴道:“御史大人谬赞了,这是应该的。”
曹本淑脸上的笑容一敛:“陆广何在?”
“草民在。”一个五十多岁的男子吓得差点跪下。
曹本淑叹息道:“阁下的先祖陆深,不知有多少学者敬仰。凡在翰林院编史的官员,谁人不晓陆子渊的大名?甚至可以说,从嘉靖年间到大同新朝,但凡研究史学的读书人,都是陆子渊的徒子徒孙!”
陆广埋首作揖:“祖宗薄名,子孙不敢倚仗。”
“不敢倚仗?”曹本淑也是读书人出身,他气得直接拍案怒吼,“陆子渊要是还活着,非得把你们这些不肖子孙打死不可!”
陆广吓得噗通跪地。
“站起来,本朝审案不必下跪!”曹本淑吼道。
陆广战战兢兢站起,可总觉膝盖发软,随时打算再次跪下。